無錫毫茶
無錫毫茶是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的特產。無錫毫茶外形肥壯卷曲,身披茸毫,香高持久,滋味鮮醇,湯色綠而明亮,葉底嫩勻。沖泡后白毫顯見,湯色碧綠澄清。無錫茶文化歷史悠久,早在明代就有惠山寺僧植茶的記載。著名的“天下第二泉”惠山泉更像一顆明珠,為無錫茶文化增添了一道璀璨的光彩。為了發揮和繼承無錫豐富的茶文化,無錫農業科研人員經過6年多的辛勤研制,于1979年創制成功了無錫毫茶。無錫毫茶創制成功后,在歷屆名茶評比中獲獎,并遠銷美、英、加拿大等國家,獲得好評。 無錫毫茶,主產于江蘇省無錫市郊區。其原料為無性系良種大毫,且又因其成品白毫披復而得名。大毫茶樹于1966年自福建引入,屬半喬木、大葉型、早芽種,在太……
馬山芋頭
產于馬山地區和太湖沿岸一帶。以產量高、品質好、軟糯細膩、香甜適口而享有盛名。馬山芋頭的維生素和礦物含量較高,具有清熱化痰、消腫止痛、潤腸通便等藥用價值。中秋時分,家人團聚,親友往還,品嘗桂花糖芋頭,是歡度佳節的傳統習俗。( 無錫)……
炒蟹黃油
唐人盧純曰:“四方之味當許含黃伯第一”。含黃伯即指螃蟹。江南水鄉有句挑選螃蟹的俗諺:“九月團臍,十月尖”,螃蟹長得個大肉實。農歷九月雌蟹(團臍)的蟹黃(卵巢)結實飽滿;十月雄蟹(尖臍)滿肚蟹脂(精巢)。螃蟹含維生素、蛋白質、脂肪、糖、鈣、磷、鐵等,還含有尼克酸、膽固醇和十多種游離氨基酸等高級營養成份。洪澤湖螃蟹,太湖清水蟹,陽澄湖大閘蟹是江蘇的特產。無錫以太湖和玉祁大蟹為最佳?! □r活大蟹,經洗刷,放在鍋內燒煮至蟹斗(蟹背殼)通紅,上下兩片后部裂開即熟。冷卻后,剝開蟹斗,除去蟹心、蟹肚、蟹眉毛(肺)、剝出蟹黃、蟹脂、剔出蟹肉。炒鍋置旺火上燒熟,舀入豬油至四成熟,投下蔥末炸香,放入雌蟹黃、雄蟹脂……
太湖白魚
又名太湖翹嘴紅魚白,為太湖地區優質經濟魚類。其肉質潔白細嫩,味鮮美。一年四季都可捕撈,以插秧季節的品質為佳。古時稱“蒔里白”,有“色瑩如銀,鮮美冠時”之譽。食法以清燉為佳,也可煎食。( 無錫)太湖白魚亦稱“鰷”“頭尾俱向上”而得名,體狹長側扁,細骨細鱗,銀光閃爍,是食肉性經濟魚 類之一。目前尚未養殖,主要依靠天然捕撈。白魚肉質細嫩,鱗下脂肪多,酷似鰣魚,是太湖名貴魚類?!秴强ぶ尽份d:“白魚出太湖者勝,民得采之,隋時入貢洛陽”,當時白魚已作為貢品上貢皇庭。白魚大多在太湖敞水域中生長,以小魚蝦為食,是太湖自繁睡魚類,一年四季均可捕獲,在六.七月生殖產卵期捕撈產量最高?!秴强ぶ尽酚小皡侨艘悦⒎N日謂之……
方糕
方糕,無錫名點。1943年由崇安寺"六芳齋"師傅王禹清引進湖州大方糕改制而成。方糕用特制的方型木質模板,篩入糕粉,顯出凹型,分別放入鮮肉、豆沙、菜豬油等餡心,再篩上一層糕粉,刮平,用刀劃成塊線,上籠用旺火蒸熟即成。糕呈白色,粉質柔軟,餡心豐滿,具有濃郁的江南風味。( 無錫)……
小籠饅頭
無錫小籠饅頭,是無錫的傳統名點,已有百年歷史。它選用上等面粉制作、選料精細,小籠蒸煮,南方口味。具有夾起不破皮,翻身不漏底,一吮滿口鹵,味鮮不油膩等特色。饅頭緊酵皮薄、餡多鹵足、鮮嫩味美,秋冬時,餡心中加入熬熟的蟹黃油,即為著名的"蟹粉小籠",食時鮮美可口。( 無錫)……
油豆腐干
油豆腐干,無錫傳統小吃。將老豆腐用刀切成1厘米厚,逐塊放入油鍋煎成金黃色,盛入碗中,用剪刀剪碎,澆上熟醬油、甜面醬、蔥末、姜末、白糖等佐料即可食用。此小吃香氣誘人,外脆內嫩,頗受市民喜愛。( 無錫)……
蘿卜絲餅
蘿卜絲餅為無錫風味小吃。制作方法上:將蘿卜洗凈刨成絲,用少許食鹽略腌后,擠去水份,放入蔥末拌勻。另用面粉和冷水調成漿糊狀,再用白鉛皮做成的橢圓形模勺,底層鋪滿粉漿,放入蘿卜絲,再用面漿封面,放入油鍋內煎成金黃色脫模即成,食時美味可口。 ……
太湖梅鱭魚
明洪武年間,每年歲貢梅鱭魚萬斤,故梅鱭魚又稱貢魚。梅鱭魚肉質肥嫩鮮美,營養豐富,其嫩骨與卵含有大量的鈣質。太湖生產的梅鱭魚,小部分供應市場,大部分曬干后遠銷,還加工成烤梅紡、魚糜和罐頭制品等。太湖年產梅鱭魚700噸左右,8~10月 是梅鱭旺訊,產量占全年80%?!?img src="https://oss.ladyww.cn/techan/2022/05/04/5q1yragbkh3.gif" border="0" vspace="2" hspace="2">
太湖三寶
無錫太湖水域遼闊,水產資源豐富。湖內“太湖銀魚、太湖白蝦、梅齊魚(風尾魚)”為太湖三寶。尤其是通體無鱗、晶瑩透明、潔自如銀的太湖銀魚,更是受到國內外嘉賓的青睬( 無錫)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