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龍區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云龍區美食小吃排行榜前十名

小孩酥

  楚漢時期,虞姬愛吃甜食,霸王項羽為博得紅顏一笑,四處尋找,一日偶遇金氏老漢,老漢奉送一物,此物入口即酥,甜而不膩,虞姬吃后開懷大笑,贊不絕口,后來此物1為“貢糖”,也就是今天的“小孩酥”。產品介紹:徐州特產小孩酥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傳統食品,其特點是“香、酥、甜”三性具備,是老少皆宜之佳品,現經公司制糖技師的挖掘整理,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礎上加以創新,使之重新問世。 “黑貓牌”小孩酥糖,以其獨特的風味,優良的品質,榮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、全國首屆婦女兒童用品食品博覽會金獎、江蘇省科技人員新產品獎、首屆新加坡國際名優博覽會金獎,受到高度評價。 【產品特色】酥脆可口,香氣馥郁,回味無窮,老少皆宜,更……

蝴蝶馓子

  徐州的蝴蝶馓子以其香脆、咸談適中、馓條纖細、入口即碎的特點,贏得人們的喜愛。徐州的蝴蝶馓子外型美觀,口感頗佳。蘇東坡在徐州任職期間喜食這種馓子,在他的《寒具詩》中寫道:“纖手搓成玉數尋,碧油煎出嫩黃深,夜來春睡無輕重,壓扁佳人纏臂金?!保ā昂摺笔氢套觾蓾h時期的別稱) 馓子也常被百姓作為一種中藥而采用。故此,徐州民間常用馓子泡湯,配以延胡索、苦楝子治療小兒小便不通;用地榆、羊血炙熱后配馓子湯送下,治療紅痢不止。尤其是產后婦女,在月子里喝紅糖茶泡馓子,以利于散腹中之瘀。不過徐州人最喜愛的食法是烙饃卷馓子,配以稀粥,吃起來愜意舒坦?!⌒熘莸暮套右云湎愦?、咸談適中、馓條纖細、入口即碎的特點,贏得……

龍門魚

  鯉魚是徐州人民喜愛之物,有視鯉魚為喜慶有余之意,故徐州有“無鯉不成席”的風俗。兒童入學、學子進考必烹制鯉魚使其食之,喻其“成龍”之意。   相傳“龍門魚”一菜始于彭城人劉裕(南朝宋武帝)。劉裕幼年入學時,其父設家宴慶賀,做了四道菜,一是清燉雞,取百事吉利之意;二是紅燒肉,取肉味醇厚,希其為人忠厚;四是燴蛋,菜色金黃,望其事業輝煌;四是紅燒鯉魚,冀其富貴有余??偟囊馑际窍M麆⒃D芟裨竭^龍門的鯉魚,通達富貴。劉裕聽后說,何不現在就讓鯉魚跳過龍門?隨即將紅燒肉塊枕在魚頭下,把雞塊墊在魚尾下,魚的頭尾就翹起來,再將燴蛋澆在魚身上,然后說,這鯉魚不是已經躍過龍門到了金色的云彩中了嗎?在座賓客聞之大為稱贊……

金絲纏葫蘆

    徐州烹飪界素以拔絲技藝著稱?!敖鸾z纏葫蘆”即拔絲楂糕,系彭門徐州廚行宗法的一大絕技,執烹飪之牛耳,獨擅其美,自古迄今久盛不衰,為其他菜系所莫及,深得中外賓客贊賞。   此菜因象形而得名。其原料選用桂花楂糕。桂花楂糕是以山楂、白糖和桂花醬制成,為徐州特產,曾被評為全國名牌產品。楂糕的制作在徐州歷史久、技藝高?!躲~山縣志》記載:“土人磨楂為糜,和以飴,曰楂糕?!币苍小对侀狻吩娰澰唬骸凹t如朱染透如晶,色似珊瑚質更瑩。金桂飄香果酸釅,味回津液兩頰生?!?  此菜的特點是酸甜相兼、金絲纏繞、千絲萬縷、妙趣橫生,且有消積食、散淤血、止痢抗菌之功效。有人為此菜題詩曰:“采來山果助加餐,美媲明珠餉玉盤……

梁王魚

  “梁王魚”又名“獨占鰲頭”。梁王朱溫,徐州碭山人,相傳未發跡時,曾在徐州因事入監,出獄后,彭城名撰-梁王魚他的義兄弟為他備酒解悶,其義弟是菜館主人,親手做了一道紅燒鱤魚頭。朱溫因久在獄中,饑饞難忍,競獨自吃凈。他的兩位兄弟開玩笑說:“讓你獨占鰲頭了?!焙髞碇鞙禺斄肆和?,建都開封,東征徐州時,命義弟重新做來,遂命名“獨占鰲頭”。后來,徐州晏春園菜館名廚胡慶昌加以改進,在菜中增添了火腿、海參、冬筍三種配料,稱此菜為“三軍占鰲頭”??谷諔馉帟r期,李宗仁先生來徐州,品嘗此菜后連聲稱贊。此菜色澤金黃,火腿、冬筍、海參三色相映,湯汁濃厚,質地腴美鮮嫩、酥香,寓意吉祥?!?img src="data:image/svg+xml,%3Csvg%20xmlns='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'%20viewBox='0%200%200%200'%3E%3C/svg%3E" border="0" vspace="2" hspace="2" data-lazy-src="https://oss.ladyww.cn/techan/2022/05/04/j2j4qkevqt4.gif">

窩頭

  窩頭是由小米面、敉子面、玉米面、栗子面混合而成,做成圓錐形,每個底部都有一個圓洞,小巧玲瓏,蒸熟后呈金黃色。傳說這是清代慈禧太后喜愛的一種宮廷食品。一般老百姓吃的,主要用玉米面(有些摻進一些黃豆面)制作而成,個子也大。 ……

徐州壯饃

   壯饃又稱“鍋盔”、“鍋拍”,用未發酵的面做成。將面團放在石板或石案板上,另用一根搟面杖,一頭固定,一頭坐在身下,用身體的重量壓搟面杖,用來揉面團,俗稱此法為“腚踹面”。做成厚約1-2厘米,直徑約50厘米的圓形厚餅,放在平鍋上炕,炕熟后兩面呈黃色,外皮酥脆。 ……